8月13日,一场原定进行的线上交流会议,由于特朗普的突然变动,导致社会产生大量争议和不满反应,使得欧洲在与美国交往的过程中再次陷入不利局面。
临时变卦8月13日,按照欧洲方面的具体安排,特朗普原定与欧洲各国领导人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网络会议,该安排获得欧洲方面的有力支持。然而,会议临近举行之际,特朗普突然调整计划,不再邀请图斯克参加,而是改邀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加入会谈。图斯克对此提出强烈反对,指出在会议前一天深夜将近零点之际,美方突然告知波兰方面,需由该国元首直接与特朗普进行联络。
盟友差异纳夫罗茨基是特朗普的拥护者,主张"波兰至上"的立场,曾严厉批评图斯克是"历史上表现最差的总理"。在乌克兰相关议题上,纳夫罗茨基认为乌克兰不应该加入北约,也反对向乌克兰提供支持,这些看法与特朗普完全一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图斯克则热忱支持乌克兰,经常在相关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体制矛盾波兰采用半总统制模式,国家最高领导人由总统担任,然而,国家多数日常事务的管理职责由议会投票选出的总理承担,总理所掌握的权力实际上更为突出。8月13日会议召开当日,图斯克与纳夫罗茨基均处于事务繁忙状态,这两位存在政治竞争关系的政治家,在此次会议中分别作为波兰代表,参与了与特朗普的视频对话。
欧洲屈辱欧洲作为全球范围内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主要国家,却遭遇诸多不公待遇。欧盟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批准若干贸易协议,协议条款极为不合理。法国总理贝鲁对此表达严重关切,视其为令人遗憾的时期。其次,美国总统特朗普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谈,欧洲国家完全被排除在外,乌克兰的结局也毫无着落,似乎变成了双方角力的牺牲品。
波兰态度波兰在欧洲国家中具有显著影响力,与美国保持着紧密联系,然而在特朗普政府实施强硬政策时,该国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波兰对乌克兰提供坚定支持,主要基于其历史上因类似慕尼黑会议事件而深刻认识到牺牲邻国利益以成就他人野心的危害。
未来担忧一位欧洲高级别人士表示,欧洲将不断向乌克兰供应武器装备和财政支持,但是特朗普一旦采取行动,欧洲的介入作用便难以维持。普京和特朗普的会面集中讨论了领土划分议题,乌克兰的形势将出现重大转折。特朗普插手俄乌冲突,意图是为了获取诺贝尔奖殊荣,同时针对东方的重要国家。欧洲在美国的强硬立场下正面临压力,然而其回应保持冷静,既未出现公开的拥护行为,也未见到抗议活动。
社会各方重视欧洲未来如何应对与美国的关系以维护自身权益,具体措施涵盖深化经济协作,力求贸易均等,增进政治对话,增强战略独立性,关注能源保障,介入全球规范确立,保障区域安定,推动多边格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