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嘴上说友好,背后却下狠手?

特朗普宣扬携手共进的理念,然而中美之间的竞争却波涛汹涌,究竟哪一方能在这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合作表态背后的矛盾

2025年7月,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提出与中国展开“友好竞争”的口号,并使用“未来”一词来界定中美关系的新趋势。然而,美国不久前投入700亿美元支持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紧接着便推出了针对中国的三项限制措施,在芯片及技术出口方面设置了重重障碍,其言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关税政策的实质

至2025年,美国政府将持续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此举表面上声称是为了实现公平竞争,但实际上意图抑制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尽管如此,中国的出口并未遭遇严重阻碍,并在调整中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特朗普政府内部专家警告称,AI芯片和高端武器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然而,特朗普对外强硬表态,私下却急忙寻找替代方案。

稀土管控的威力

中国并未大肆宣扬,而是强化了对稀土出口的审查,并出台了有关人工智能算力建设的新规定。特朗普政府因此召开了紧急会议,专家们认识到,由于产业链不完整,美国难以弥补其不足。中国的稀土管控措施让美国意识到,真正的“底牌”掌握在谁的手中。

表态背后的本质

特朗普近期所展现的“友好姿态”出现在美国宣布“7000亿美元人工智能投资计划”的两天之后。在此之前,他亦曾数次发表友好言论,然而后续却均实施了不利举措。尽管此次表态有所差异,但其核心仍旧是竞争,而真正的立场则通过政策得以显现。

AI竞争拼的是资源

人工智能的进步是一场资源争夺战,其中算力是至关重要的资源,而算力的获取又离不开电力支持。培养一个大型模型所需的电力消耗极其庞大,几乎等同于一个小县城一个月的用电量。在2025年的上半年,美国的AI数据中心因电力不稳定问题导致了27起系统故障。

中国的先发优势

我国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相关基础设施方面先行一步,确保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这就像已经完成了坚实的基础工作。尽管美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但它们仍需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而我国在基础层面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

中美之间的竞争,已从立场对立演变为对经济实力、能源供应和产业结构的较量。对于美国是否会调整其策略,公众意见不一。敬请参与评论,分享您的看法,并对本文给予点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青岛自由行旅游网 www.xinhaoshan.cn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 汶上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