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九派新闻记者抵达了武汉北六环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他们对该公司的第二代预制梁智能工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记者亲眼目睹了钢筋在智能化设备辅助下发生的奇妙“变形”现象。这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设备和技术,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预制梁与箍筋作用
预制梁在建筑领域被誉为“积木”,因其由工厂预先加工成型,可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这一过程显著提升了建筑施工的效率。箍筋,作为预制梁的“骨架核心”,其功能相当于积木中的连接轴,它承托着预制梁的整体结构,对预制梁功能的实现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箍筋一体折弯工作站
工厂内部,三合一箍筋一体折弯工作站正高效运作,每60秒便能完成一根钢筋的连续折弯过程。此设备革新了传统制造工艺,以往需将多个箍筋叠加并焊接,而现在,工作站通过预设的程序轨迹,可将一根钢筋一次性弯曲成多层环形嵌套形状,精度已达到毫米级别。设备配置得当,误差得以显著减少,降幅约为60%;人工更换的比率提高至七成;工作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增幅达到一倍;产品合格率完美达标,达到了百分之百。
形成钢筋骨架
这些钢筋经过弯曲工艺处理,塑造出特定形态,随后稳固地附着于水平主筋之上,通过焊接技术组装成钢筋笼。这一过程与用绷带将筷子捆绑成整体相似,最终搭建起预制梁的钢筋结构。在预制梁的生产过程中,这一步骤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后续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钢筋骨架智能焊接工作站
内部区域内部,可见装备了智能焊接技术的钢筋骨架工作站;该工作站内,180个箍筋与60根水平主筋可自动组合成钢筋笼。激光焊缝追踪系统无需人工干预,机械臂能精确锁定焊接位置。该工作站为国内首次研发,此前的人工操作曾成为生产效率的障碍,如今它已填补了自动化装备领域的空白。生产效率相较以往提升了30%,仅需两名操作人员配合智能设备共同作业,便足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并且,产品的合格率实现了百分之百。
旋转式弹匣料仓
旋转式弹匣料仓表现出卓越的性能,其工作原理与机枪装弹过程相仿,能够自动向机器人输送箍筋,从而全面取代了人工搬运作业。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支出,同时显著增强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体化管理平台
技术升级在第二代预制梁智能工厂中不仅涉及设备层面,而且,通过构建一个融合“设计、管理、生产”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全流程的智能化控制。此平台整合了BIM模型和生产数据,打破了各环节间的信息隔阂,确保了数据流畅连接与协同作业。同时,CAM工业控制系统已顺利与厂区智能设备实现接口对接,全面智能化地管理了生产要素。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在武汉六环线工程项目中投入使用。
您对中建三局一公司最近推出的预制梁智能工厂所配置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有何看法?这些技术革新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带来哪些变化?期待您分享您的观点。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并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