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处于一年中高温和多雨并存的防汛关键时期,通常被称为“七下八上”阶段。为确保职工在高温和汛期期间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河南省总工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温及汛期劳动保护的指导性文件。
合理调整作业安排
市级及以上气象部门的预报指出,企业需对工作方式及时间表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气温偏高时段,室外露天作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实施轮班、错峰及避开高温时段的工作安排,以维护员工健康。面对强对流天气,除防汛抢险等关键岗位外,应尽量降低户外或高空作业的频率。
优化工作环境保障
企业应当提升工作场所条件,于高温作业区域安装通风系统、隔热材料和降温设施,以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此外,企业需强化职业健康体检,并严格依照高温补贴的相关规定进行发放。同时,企业还需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灵活工作安排,允许员工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居家远程工作,并对因迟到等特殊状况不进行考勤评估。
聚焦特殊人员保护
强化对女性员工和未成年工权益的保护,严格禁止在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情况下,将怀孕女性员工及未成年工安排至室外露天或室内温度高于33摄氏度的区域进行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亦称工会驿站,向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饮用水以及避暑等各项服务。同时,提倡平台型企业向参与新兴户外行业的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对极端天气状况下的订单处理程序进行优化。
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进行高温防护、防洪安全等方面的劳动安全与卫生培训,广泛传播急救知识,同时组织应急处理和救援演练活动,目的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及紧急情况应对技巧,以保证员工在面临风险时能够妥善应对。
河南省目前正经历高温天气和汛期并发的特殊阶段,省总工会最新发出的警示通知对相关行业产生了显著效应。各用人单位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劳动安全防护。同时,广大职工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预防职业伤害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各位读者,请问您所在单位在应对高温和汛期劳动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