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令人难以忍受,但这个时段也适合调理身体。只要了解身体和外界环境的特殊联系,掌握恰当的调养技巧,就可以顺利度过这段时间。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如何在三伏天进行健康养生。
三伏生理特点
夏天最热的时候,人的汗毛孔会扩张,身体表面的热量增多,造成外表很热、内部却虚弱的情形。常常出汗不仅让身体的水分减少,还会消耗掉内部的能量。在南方潮湿的地方,这种酷热加上湿气,会形成一种湿热的不良影响,这两种坏影响一起作用,容易让人感到头部和身体沉重、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其他不舒服的症状。
冬病夏治契机
三伏天虽然让人感觉不适,却是保养身体的好时候。这段时间,大自然里的阳气正盛,特别适合调理那些虚寒的身体状况,也能把体内积攒的寒气和湿气赶走,还能防止冬天时旧毛病再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夏养阳”和“冬病夏治”的道理。比如,那些经常咳嗽喘气、关节疼的人,如果在三伏天好好调养,到了冬天病情可能会得到缓解。
温养内阳方法
因为体内阳气不够,所以保持身体温暖是夏天保健的关键。现在人们经常待在空调房里,更需要留意这个。可以适量喝些清炖的羊肉汤,来补充和提升被炎热消耗的阳气。另外,做一杯陈皮生姜水也很简单,用十克陈皮和三到五克生姜煮水当茶喝,能够减轻夏天贪凉引起的肚子胀和恶心感觉。
应对暑湿策略
三伏天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湿热邪气。皮肤出现湿热症状时,可以取金银花和野菊花,各取15到30克,煎煮后用来擦洗或敷在患处。如果湿热阻碍了脾胃功能,导致食欲下降,就需要对脾胃进行调养。暑热影响心神时,如果感到心烦,可以食用灯芯草瘦肉汤,该汤由灯芯草2克、莲子15克、淡竹叶5克以及瘦肉200克熬制而成,有助于改善不适。
养生平衡要点
三伏时节保健需注意“清热”“化湿”“健脾胃”“补元气”的协调,记住“清热时别忘补气,化湿前要健脾胃”。南方黄皮是滋补好果,不过也要重视主食,确保米饭面食吃够。开空调要合理,防止“人为寒气”损伤阳气。锻炼宜选缓和项目,比如早晚上下班时散步、练习太极拳,出汗不多又不累为好。
情绪与调理
夏天容易让人心烦,潮湿闷热的天气尤其如此。对于刚开始出现暑湿感冒症状,或者中暑之后感觉身体虚弱、疲倦无力的人,可以喝一种解暑的饮品,这个饮品是用藿香、香薷、党参、陈皮一起煎煮后代替茶水来喝的。这种饮品有清除暑气、去除湿气,同时还能补充体力、使身体感觉舒适的作用。心情愉快对于调养身体同样关键。
你们在三伏天都用了哪些调养身体的方式?感觉效果怎么样?请多给我们点个赞,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同时在留言区里跟大家讨论一下!